文章详情

紫砂壶如何提字 适合紫砂壶的刻字内容

02-10     浏览量:97

今天给各位分享紫砂壶如何提字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适合紫砂壶的刻字内容进行解释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紫砂壶印章识别

2、是紫砂壶吗,提的什么字?

3、如何区别紫砂壶刻绘是“生刻”还是“熟刻”

4、紫砂壶如何识别落款?如何认字?

5、怎么识别紫砂壶的落款?

6、紫砂壶上的落款是?

紫砂壶印章识别

造型

明代紫砂壶的造型多为圆形、筋纹形,式样较少;提梁壶较多,分为硬提和软提,平底不足宽,光泽素雅,壶的主题风格素静,多为平常百姓家使用。

清代初期,自然形和几何形为这一时期砂壶的主流造型。这时,民间也多流传一些壶形小、流短、小耳柄、形制小巧玲珑的实用型壶。

到了清末及民国初期,仿古代名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,而且砂壶造型、款识也大大增加,附加的装饰也有很多,但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创新。

胎质

明代时期,制作紫砂壶的泥料是含有颗粒状粗砂的泥料,这种泥料在明代时较为普遍,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,没有更细腻的泥料可以使用,所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。明末清初,在泥料的使用上,并没有太大的改进,仍较粗糙。

清代,由于泥料澄炼工艺水平的提高,泥料开始不那么粗糙,出现了紫砂细泥。胎骨坚致、色泽温润成为清朝中期壶的典型特征。泥质坚致成为晚期的一大特点,但色泽干枯,远不如中期的温润。

民国以后新出现了墨绿、黑色等紫砂色,使紫砂的色彩丰富了起来。

到了现代,紫砂器更注重原料和颜色造型的比对,比如仿青铜器造型,就是用仿古铜颜色的泥砂制作而成的。

制作工艺

明代创始期的壶多是捏制壶,因此,壶内胎还常常留有掏空时按捏的指纹。晚明的时大彬发明了木模制壶法,那么壶内壁就不会留有指纹了,但在柄与壶身、流与壶身之间竹刀刮削的痕迹非常明显,导致接触点很粗糙。

打泥片是清代紫砂壶制作采用最多的方法。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制作精细,厚薄均匀,壶底呈现放射状痕迹,非常美观。

到了近现代,注浆成型是极为常见的,这种方法操作简单,而且制作的紫砂壶细致规整,砂质细如膏泥,壶身光润如玉,极受欢迎。

款识和铭刻

我们通常认为,起装饰作用的刻、印、划在砂壶表面的文字,并且这种文字用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、制作者和使用者这些信息,通常被称为款识和铭刻。在断代认识上,款识和铭刻发挥了举重若轻的作用。

上面看到的字是“善若水”,应该是“上善若水”。

落款是丁酉年“石白生”,印章是“石”。

如何区别紫砂壶刻绘是“生刻”还是“熟刻”

生刻即在生坯上刻字,生坯刻字都是手工的,生刻特点是刀痕细腻清晰。

熟刻即烧成后刻字。熟刻,分手刻和机刻,机刻又分激光刻和喷砂刻,这两种机刻制壶都需要借助电脑。因为壶已经烧结,胎较硬,手刻的时候比较费力,且容易崩砂,所以手刻的较少,一般都机刻。

激光刻比较简单,在电脑上设计好参数,联机激光刻绘机,把壶固定在激光刻绘机上,即可开始自动刻制。激光刻的特点是痕迹较浅,切刻制处为平面。这个跟手刻是很容易分辨的。

喷砂刻是首先用电脑在特殊的塑料纸(有点像不干胶贴)上刻出所需文字,然后粘在所需刻字的壶上,揭去文字部分,然后用喷砂机喷砂。喷砂有点像电吹风,只不过吹出来的是细小的沙粒,沙粒打到揭去文字的部分,可以在壶胎上打出坑来(挺神奇的),沙粒打到没揭去文字的塑料纸的部分会划走,不伤壶胎。喷砂刻较激光刻痕迹较深,字槽凹型,与手刻痕迹有所不同。

这两种机刻的特点都是字迹无深浅变化!非常好辨别

而手工熟刻也很好辨别,就是金石味很重,字迹难免有崩的地方,不如手刻细腻。

第一张图是生刻,第二种图是熟刻,你能看出来吗?

紫砂壶如何识别落款?如何认字?

紫砂壶上落款都是篆刻字体,你学习一下篆体就可以识别的。这把壶落款《盛记》

怎么识别紫砂壶的落款?

落款“许立成制‘’许立成,清代紫砂大家,有不少精品存世。

紫砂壶上的落款是?

这是个不太规整的方形篆字底款,从上向下,从右向左看,是:陈元明制。元字清晰,不能确定,仅供参考。以下是不同的篆字效果,可以对比。

相关推荐